淺談無源醫(yī)療器械微生物檢測中常用的滅菌方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2020年版四部中規(guī)定:常用的滅菌方法有濕熱滅菌法、干熱滅菌法、輻射滅菌法、氣體滅菌法、過濾除菌法、汽相滅菌法、液相滅菌法??筛鶕?jù)被滅菌物品的特性采用一種或多種方法組合滅菌。嚴格的滅菌操作非常重要,會影響整個實驗能否順利的開展,筆者根據(jù)日常實際操作情況選擇了相適應的滅菌方法進行操作,并對其方法進行了匯總如下:
一、濕熱滅菌
通過熱蒸汽或沸水使細菌蛋白質(zhì)、核酸變性而殺滅微生物的方法。
分為三種:
1、煮沸滅菌:加熱使水至沸而殺滅細菌的方法。凡不適于高壓蒸汽滅菌的物品可常壓下在水中煮沸一段時間達到滅菌目的。
2、流通蒸汽滅菌:常壓下,用蒸籠、蒸鍋等在100℃滅菌。僅可殺死細菌繁殖體,不能完全殺滅芽孢。
3、高壓蒸汽滅菌:通過加壓提高蒸汽溫度,穿透力強、溫度高、滅菌效果最好。是最可靠最適用最廣泛的滅菌方法,一般采用121℃高壓滅菌15~20min或者116℃高壓滅菌30min。培養(yǎng)基、膠塞、玻璃器材等凡耐高溫和潮濕的物品可應用本法滅菌。滅菌時,容器不可密封,需與滅菌鍋內(nèi)空氣流通。完全排出高壓滅菌器內(nèi)的冷空氣。(冷空氣存在時,同一表壓下所達到的溫度值偏低,不符合規(guī)定的要求,滅菌就不徹底)。
二、干熱滅菌
利用熱空氣傳遞或高溫灼燒進行的滅菌,殺死微生物和芽孢。
分為二種:
1、灼燒主要用于接種工具滅菌,如接種針、接種環(huán)、刀、剪、等在火焰上燒灼即可達到徹底滅菌。將試管口、玻璃瓶口、硅氟塑料塞等在火焰旁進行無菌操作,利用火焰對管口等進行滅菌,防止管口污染,作為無菌操作過程中的輔助滅菌手段。
2、干熱空氣滅菌是利用熱輻射及干熱空氣進行滅菌,一般使用于金屬物品、玻璃器材等不能與蒸汽接觸的物品滅菌,須在160℃~170℃左右保持恒溫2~3小時。
三、紫外線滅菌
利用紫外燈進行輻射滅菌??梢詫ξ⑸锏鞍踪|(zhì)的破壞使其滅活。
1、在實際操作中,無菌室內(nèi)的凈化工作臺、生物安全柜、傳遞窗等安裝紫外燈。一般僅起殺死空氣中、物體表面、地面等部分微生物的作用,紫外線輻射的穿透力很弱,而不能起到完全滅菌的作用。
2、紫外線消毒方法驗證中紫外燈需確認的參數(shù)主要有紫外線的波長、紫外線強度、燈管的壽命。
3、紫外燈消毒的效果與紫外線強度、照射時間、溫度與濕度等因素有關,還需通過驗證來確定。
4、紫外線直射對眼、皮膚有損害。紫外線照射過程中產(chǎn)生臭氧,臭氧過多對眼及鼻腔有刺激,產(chǎn)生頭暈、胸悶、血壓降低,所以無菌室及凈化工作臺紫外線照射停止后,請稍等片刻,讓臭氧消散,方可進行實驗操作。
四、除菌過濾
以物理的方法除去介質(zhì)中的微生物。常將空氣或液體中的微生物及雜質(zhì)用不同材料制成的薄膜濾器過濾得到無菌、無雜質(zhì)的空氣或液體。
濾過細菌的濾膜孔徑為0.22μm(或更小孔徑或相同過濾效力)。
總結:在檢驗過程中,無論采用什么方法,都應考慮到原有成分的穩(wěn)定性和安全性,對滅菌條件除了要求經(jīng)濟性、環(huán)保性和滅菌徹底外,還要必須保證被滅菌物質(zhì)成分不被破壞。不影響物品的質(zhì)量。